美国总统拜登及其国安团队,于3月中旬开始启动他上任后的首次印太外交列车。在列车停留的每一站,几乎都触及“台湾问题”,尤其看到中美双方外交高层在安克拉布治演出针锋相对的那一幕,开场白就提到台湾。但台湾的角色似乎只是一名局外人,而且还只能做“观棋不语真君子”,这就是台湾今天面临的外交处境。 谈台湾处境离不开中美关系。无论是美国对中共采取的“围堵战略”,或是中共为此进行的“反围堵战略”,台湾都无法在中美这场“围堵和反围堵的斗争”中置身事外;但两岸不相往来,台湾在“出局”的情况下,甚至有可能沦至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的下场。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最近接受BBC专访时的谈话,让我感同身受。李显龙认为,新加坡在与中美这2个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打交道时,“核心考量”是:第一,应符合新加坡的利益;第二,要理性评估形势,并作出判断;第三,须团结民众,并说服人民相信,政府采取的是正确行动。 我引述李显龙的观点,是因为台湾的内外处境与新加坡类似,都以华人社会为主体,且都在强邻环伺之下,被大国视为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从新加坡独立建国开始,李光耀先生就为星国构建了一套“生存政治”的蓝图。我认为,李显龙已善加运用他父亲留下的这笔重要“政治遗产”。 今天台湾执政者面临的考验,若与星国比较,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。“两大之间难为小”,台湾处在中美战略竞争之下,领导人的“核心考量”是什么?我认为李显龙提供的答案,正是今天台湾存在的难题。 首先谈国家利益。美国学者杭亭顿曾说:“国家利益源自国家认同”,而认同危机正是台湾的“阿基里斯之踵”。蔡英文总统虽强调创建“台湾共识”,但只有当台湾人民知道“为何而战”、“为谁而战”,台湾才有创建共识的可能。 再谈理性评估。也就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愿,来评估客观形势的变化。理性评估要经过“事实判断”、“价值判断”和“后果判断”的过程。台湾有些政治人物,宁可“不问苍生问鬼神”,甚至还需要网红为其政策背书。 最后谈团结问题。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。拜登上任后,强调以提升美国的竞争能力为首要课题,当务之急就是弥合美国社会因2020年总统选举产生的巨大裂痕。台湾实施民主政治,一次选举过后就出现一次新的社会分裂。列宁说“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”,以“颜色”区分敌友,是当前台湾最严重的内忧。 未来4年将是攸关台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刻,台湾能否趋吉避凶,新加坡的“生存政治”值得借镜。(作者为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)
本文由:天天直播 提供
网站地图 天天直播网页版 天天直播手机登录 天天直播下载平台 天天直播官网下载 天天直播安卓版下载